列表页大图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知道

/

服务热线12345678901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注意事项建议

返回列表来源:wubaiyi 发布日期: 2017-06-21

1.一般规定与标准:

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

底基层:

应符合《柔性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施工前应对基层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工。基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具有足够的强度、整体性和厚度;

⑵具有合格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⑶路基横断面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⑷表面清洁,无浮土等杂物。

原材料:

施工前应对进场的原材料按批次进行抽检,确保材料质量。

施工机械检修保养:

⑴应对拌和设备的计量、温度、沥青加入量等进行校准,以确保级配集料、填料、沥青称量准确、级配控制严格;

⑵应对摊铺、碾压、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调整,备齐易损件备用品,保证施工过程机械正常运转,避免生产中因故障造成中断和浪费。

编制施工方案,铺筑试验路:

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正式开工前,必须铺筑100~200m的试验路段,进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拌、试铺和试压试验,并据此制订正式的施工程序,以确保良好的施工质量和路面施工的顺利进行,具体试验内容如下:

⑴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

⑵试铺:摊铺温度、速度、宽度、自动找平方式。

⑶试压: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工艺,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

⑷验证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出生产用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

 

   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施工:

温度要求

由于改性沥青的粘度较大,导致施工和易性差,必须提高各施工环节的温度,保证合理的施工温度是施工的最关键问题。使用不同基质沥青、不同改性剂、不同等级的改性沥青将会产生不同的粘度-温度特征,为保证较好的摊铺、压实效果,应根据项目的材料特点,做出粘度-温度曲线,同时还要考虑到施工时的环境温度、施工过程中温度损失等因素,确定出各施工环节合理的温度范围。

建议各施工环节温度为:

(a)集料加热温度宜在180~190℃

(b) 改性沥青加热温度宜在170~180℃

(c) 混合料拌和温度:180℃±5℃

(d) 混合料摊铺初碾温度:165℃±5℃,完成复压温度 150℃±5℃

(e) 混合料终碾温度:大于120℃

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

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随拌随用,若因生产或其它原因需要短时间贮存时,其时间不宜超过24h(普通沥青混合料在有保温设备的储料仓储存时间不宜超过72h),贮存期间温降不应超过10℃,不得发生结合料老化、滴漏。出现混合料降温过多、粗细集料颗粒离析以及其它影响质量的情况时,应予以废弃并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拌和温度与拌和时间是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由于改性沥青粘度大,为保证拌和均匀,其拌和时间应相应延长,同时为了防止改性沥青的性能衰减,拌和时间也不宜过长,建议混合料拌合时间单卧轴式拌合设备湿拌时间不少于40秒,双卧轴式拌合设备湿拌时间不少于30秒,并通过试验确定。

    供 料

由于改性沥青的摊铺、碾压温度要求较高,为了不出现摊铺机等料而出现“断缝”,应根据拌合楼供料能力和摊铺机的作业能力,确定摊铺机合理的走行速度,确保摊铺机连续作业。

   热料贮存

改性沥青混合料热料尽可能不要贮存,最好能在2-4小时之内施工完成,一定不能贮存过夜。

   运 输

   改性沥青的运输最主要的是要保证将混合料按要求温度运至施工现场。运输中应注意:

(a)车辆准备

运输汽车宜选用10~15t自卸汽车,运料前车厢内壁宜用1:3柴油与水混合液涂刷处理,但不应使车底部留有积液。

(b)运输计划

应根据到达的距离、交通条件、施工条件和施工能力等,事先与沥青混合料拌和场(厂)和施工方制定详尽的运输计划。

(c)保温措施

如果混合料运输时间和现场等待时间长,或遇低温季节施工和风大等不利条件,应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混合料温度降低将使施工困难,难以得到要求的压实度和平整度。

  混合料摊铺

(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施工,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要高,但温度过高将易产生细裂纹,过度辗压可能导致泛油,故必须严格控制现场施工的温度。

(b)改性沥青混合料粘度较高,摊铺温度高,摊铺阻力也比普通混合料大,所以一般要求使用履带式摊铺机,而且摊铺宽度也不能像普通混合料那样伸长太多。

(c)由于改性沥青生产时,拌和楼生产率降低等原因,为保证摊铺均匀,缓慢连续不间断,摊铺机摊铺速度比普通混合料摊铺速度慢一些,一般不超过3-4m/min,运料车必须保证有富余。

(d)改性沥青摊铺施工应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的摊铺是保证路面平整的关键。如果在摊铺过程中,不能连续供料时,摊铺机应将剩余的混合料都摊铺完,抬起摊铺机,做好临时接头,将混合料压实。

(e)摊铺过程中,事先要注意天气预报,万一突然遇到降雨,必须立即停止摊铺,将已经摊铺的混合料迅速碾压,如果碾压成型困难,必须及时铲除。

    压 实

改性沥青混合料压实工艺,可简单的讲为八个字“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碾压工艺与普通沥青混合料有所不同,施工时应根据路面宽度、厚度、改性沥青与混合料类型、混合料温度、气温、拌和、运输、摊铺能力等条件,综合确定压路机数量、质量、类型及压路机组合等。

摊铺机一定要开初振,一开始就使用钢轮进行振压。碾压方式和碾压组合应进行试验路的验证。

混合料摊铺后,压路机必须紧跟在摊铺机后面碾压(两者之间为一人能穿过的距离)。

由于改性沥青的粘度较普通沥青大,所以为了能得到取得良好的压实效果,应尽可能在比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压实。

碾压速度为4km/h(即一般人行走的速度)。振动频率宜为35~50hz,振幅宜为0.3~0.8mm,应在混合料温度降到120℃前结束碾压作业。

接 缝

接缝施工原则上同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一致,但对纵向冷接缝的施工可采用以下三种碾压方法:

⑴搭接宽度为15cm,用静载钢轮压路机先从已压实的路面这边开始碾压;

⑵搭接宽度也为15cm,用振动压路机从未压实的这边开始;

⑶不搭接,而是留约7.6cm宽的部分,用振动压路机从未压实的这边开始,然后用静载钢轮压路机压实留下的这部分。

一般来说,首先从热混合料这边开始碾压,压路机质量主要由未压实的热混合料部分承受,并产生一个把混合料向接缝区挤压的力,从而获得较好的效果。

   开放交通

   碾压后为了防止产生早期车辙,应将路表温度降到50℃以下,方可开放交通。由于改性沥青的施工温度较普通沥青高,降温也需较长时间。在制定施工计划时,不仅要着眼于表面降温,也要预留足够时间降低内部温度,必要时可采用洒水或用路面冷却机械强制冷却。

低温施工

    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时要求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0℃。改性沥青混合料温度太低则很难达到设计压实度,改性沥青性能就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当遇低温和强风等原因导致混合料降温速度快时,在混合料生产、运输、施工的各个阶段,均应采取有效的防降温措施,确保合理的施工温度,保证路面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3.施工质量控制

3.1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应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以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执行。

3.2油石比和压实度应作为质量控制重点指标。

3.3油石比的检测:

根据改性沥青特点,油石比试验方法应采用“燃烧炉”法进行,以提高用油量的控制准确度。

3.4压实度的检测:

我国现行及修订的规范要求,压实度检验用的标准密度可根据需要选用马歇尔标准密度、最大理论密度、试验路密度中的1-2种作为钻孔法检验评定的标准密度。

压实度检验应充分利用核子密度仪无破损检验作为辅助性检验方法,以尽可能减少钻孔破坏的频率。沥青路面压实度大多采用钻芯取样的方法,对改性沥青路面,也应采用钻芯取样法进行质量管理,只有当改性沥青的含量比较高,钻芯取样比较困难,钻取试件或者已破坏,或者变形,或者取不出来时,才容许增加核子密度仪的检测数量,范围和频度的方法进行压实度检测。

3.5很多工程实践证明,马歇尔密度受拌和与击实温度等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导致密度不准确,假如击实温度一旦低于标准的击实温度,试件的密度必然会变小,那么用这个密度去衡量压实度,势必使压实度变大,但这只是假象,这样的路面会因压实度不够,使路面实际空隙率增大,对路面在服务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病害埋下隐患。目前很多国家已不再用马歇尔试件密度作为检测压实度的标准密度,改用实测最大理论密度。据此,建议除按现行规范要求的马歇尔密度为密度的同时,尚应用实测最大理论密度(计算,实测)来监控压实度。


推荐阅读